优秀教师专栏 |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陈墨:“一辈子做老师,一辈子学做老师”
近日,经过150余天的产假,贵州黔南科技学院的英语专业教师陈墨再次站上让她“安心”的三尺讲台,重启她的育人生涯。
孕期也要闪闪发光
纵观陈墨的整个孕期,都在用实际行动书写何为“闪闪发光”。
2023年9月初,陈墨收到所在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多朋的消息:第八届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报名开始了,这是非常好的平台,请陈老师组织各位老师参赛,鼓励大家踊跃报名。
作为英语教研室主任,陈墨将相关报名链接和消息发送到英语教师的大群里。
“要不我也试试?”陈墨心想,已经离开讲台三个多月了,确实要找个讲台检验一下自己还会不会上课。于是,她果断报了名,包括说课大赛和论文评选两个项目。
报名后,参赛者需要向大赛组委会提交说课视频和论文。孩子刚满三个月的陈墨,遇到第一个难题——孩子太小了,随时随地都需要妈妈在身边,她只能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备课和写论文。
此后一个月,在与母亲的配合下,陈墨“见缝插针”“争分夺秒”完成备课和论文写作。但问题也随之而来,从未接触过视频拍摄和剪辑的她,要如何完成说课视频的录制呢?如果在学校还能有录播室,课件演示文稿播放也不是问题,但家里录制的话条件有限。
“鸡娃不如鸡自己!”生了小孩后,陈墨总是这么调侃自己。随后,她开始在各类视频软件上检索“在家如何录制课程”“居家课程录制”等关键词,寻找解决办法。最终,在广大网友的“安利”下,她从网上买来了影视剧中抠图常用到的绿色幕布,这样可以实现人物站在幕布前说课,能通过剪辑手段实现演示文稿作为背景进行播放。
独自完成课程录制后,她又跟着视频软件上的剪辑教程,一步一步地学习视频剪辑,完成了说课视频制作。检查了一遍又一遍后,才把作品上传。
11月,好消息传来了。她的论文获评全国二等奖,说课视频获得省级一等奖,并代表贵州省参加全国赛。
科研要“赶早”
“起初只是想证明一孕不会傻三年,没想到走到了现在。”获得说课大赛全国二等奖那天,陈墨在社交平台分享到:不走出去看不见差距,自反自强,教学相长。
今年是陈墨从教的第十个年头,在周围人看来,她已经交了一份高分答卷。回望这十年,她觉得走得有些快,但收获了好多。
2014年,陈墨便成为贵州黔南科技学院(转设前为贵州大学科技学院)的一名老师,她与这所学校的齿轮,也从那时开始转动。
最初,她不仅要承担教学工作,还兼任了辅导员。陈墨说,也是那段时间,为她之后与学生无障碍交流打下坚实基础。
2017年至今,她围绕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先后发表文章10余篇,参编专著1本;作为主持人或主要参与人申报并获批厅级、校级课题6项;作为主要参与人申报并获批省级“金课”项目1项;2021年至2023年,每年都有她作为主持人申报并获批的省级课题......
说起这些科研成果,陈墨说是“运气好”。再问经验,她说是科研要“赶早”,更要有“执行力”。
2023年11月,贵州省教育厅公示了2023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、粤黔专项课题立项名单,陈墨申报的“活动理论视角下民办高校教师共同体教研模式研究与实践”获青年课题立项。
这个项目并不是一帆风顺,这是陈墨磨了三年的成果。从2021年递交申报材料了无音讯,到2022年获批校级课题,再到2023年获批省级课题立项,课题的调研报告从最初的3万字不到,到最终的6万字。这是她在课堂之外的无数个夜晚熬夜,白天抱着电脑在咖啡厅听着人来人往的噪音,无数次修改的结果。
是老师,也是知心大姐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