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首页
第三十六期(2017-08-17)
  • 第三十六期(2017-08-77)
  • 第三十六期(2017-08-17)
  • 第三十六期(2017-08-27)
  • 第三十六期(2017-08-77)
  • 第三十六期(2017-08-17)
  • 第三十六期(2017-08-27)
  • 第三十六期(2017-08-77)
  • 第三十六期(2017-08-17)
  • 第三十六期(2017-08-27)
  • 第三十六期(2017-08-77)
  • 第三十六期(2017-08-17)
  • 第三十六期(2017-08-27)
  • 第三十六期(2017-08-77)
  • 第三十六期(2017-08-17)
  • 第三十六期(2017-08-27)

当前位置:第七十二期>第二、三版>详细信息

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:多措并举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

来源: 发布于:2023-04-02 浏览:1003

      2022年,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首次突破千万,达到1076万人,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,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形势十分严峻。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上下一心,共克时艰,毕业生“稳就业”“保就业”工作顺利推进。

 

全面实施就业工作“一把手”工程,建立健全就业工作体制

      (1)分别成立2022届、202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。

学院成立由学院院长、书记为组长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。各院系成立院系就业工作小组,落实工作职责,形成学院主导、部门统筹、系部主体、上下联动、形成合力的就业工作机制。

      (2)就业工作与学生工作紧密结合。

学院通过学生处每周工作例会通报就业情况,分享工作经验,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,并研讨解决方案,建立长效工作机制。

      (3)强化就业工作人员业务培训,打造专业化就业工作一线团队。

在秋季学期学生返校推迟的情况下,学院抢抓队伍建设的黄金期,开展《新形势下的毕业生就业工作》《校园招聘工作流程》《毕业生签约统计工作规范》等系列专题培训,提高一线辅导员业务水平;编制并发放《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就业工作资料汇编》,分阶段开展毕业班辅导员业务培训会;深入各院系开展工作调研、交流座谈等形式的工作推进会,切实做好两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的指导与培训工作,全面打造专业化就业工作队伍。

 

继续推进1+6”工作模式,完善就业工作体系

      学院以贯彻实施1+6”工作模式为基础,完善就业工作体系,确保就业工作稳步向前推进。“1”即1个工作理念: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;“6”即6大就业具体措施:专业思想教育+职业规划教育+职业能力培养+就业指导+平台渠道建设+就业管理与服务。

      (1)专业思想教育、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相结合,扎实开展职业指导教育。

      学院将就业工作贯穿于学生大学生涯的始终,从新生的专业介绍会开始,引导学生做好学业和职业规划;在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开设《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》《大学生职业素养》课程,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、规划意识,提升求职能力;搭配职业规划大赛、模拟招聘大赛、 就业指导“三步走”3项校内活动,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框架体系。

      在职业指导教研室的牵头下,学院组建骨干教学团队,基本构建起一支规范化、专家化、成果化的师资队伍。两名老师入选“智汇巴蜀川渝大学生职业指导专家库”;全年完成《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》《大学生职业素养》课程授课共计6656学时;成立“逐梦希望”生涯咨询工作室,面向全院学生开展“一对一”生涯咨询工作;持续开展“简历诊所”活动,对有需求的毕业生开展简历指导活动;积极组织教学团队老师申报各级各类教科研项目。

      学院积极组织模拟招聘大赛、职业规划大赛,并在四川省第二届“点亮生涯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被评为“优秀组织奖”,学院学子在成渝双城经济圈模拟求职大赛获省赛二等奖。

      (2)积极开拓就业渠道,搭建就业平台。

       2022年,学院积极落实“书记校长访企拓岗”专项行动,院领导带队前往中铁产业园等轨道交通行业龙头企业开拓就业岗位,邀请成都市汽车运输(集团)公司、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、中铁隆工程集团等企业到校交流座谈,拓宽就业渠道。

       在落实疫情防控有关要求的前提下,学院调整双选会举办规模和频次,举办中型双选会9场,参会单位158家,提供岗位8000余个;与地方人社部门共同举办“万企同行 职等你来”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,邀请18家单位到校开展双选会,提供400余个就业岗位;全年举办校园专场招聘会200场,线上42场,线下158场,提供岗4900余个,参与学生10400余人次。

      (3)加强政策宣传,注重就业服务质量,提升就业管理水平。

      学院加大力度宣传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各项政策,落实政策性就业岗位,积极推进2022届毕业生大学生应征入伍、西部计划等政策性就业项目,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。

注重就业服务质量,提升就业管理水平。学院全面推行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台账制度,实现“一人一策一台账”,建立就业工作台账周报制度,实现就业动态实时掌控,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各项工作。

       拓宽宣传渠道,加强就业工作宣传力度。学院通过电话咨询、QQ咨询、微信公众平台及面谈等方式,帮助学生解决就业中遇到的问题,并将突出问题及时与院系沟通,切实做好就业咨询工作。